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答案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04年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评析

来源:《求学》2004第10期 2005-5-10 11:52:02

可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主干知识测试为主,特别是遗传学、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其次是生态学、减数分裂、激素调节等,综合能力测试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为主。
二、例题分析
【例1】(新课程卷Ⅱ·1题)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
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解答分析】 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知识,主要测试分析综合能力。 光合作用的强度既受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正确答案为B。本题一个明显特点是基础性、综合性,这是“3+X”命题的一个新动向。
【例2】(北京卷·4题)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的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
A.若a点在a2,b点在b2时
B.若a点在a1,b点在b1时
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
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
【解答分析】 考查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知识,主要测试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光合速率大,而呼吸速率小,呼吸消耗少,则净光合速率大,光合作用的效率也就高。若二氧化碳补偿点在a1,意味着呼吸速率小;二氧化碳饱和点在b2,意味着净光合速率大,所以作物有机物积累多,产量高。答案:D。
【例3】(新课程卷Ⅰ·2题)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解答分析】考查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知识,主要测试理解能力。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均不正常:一个多1条染色体,另一个少1条染色体,再经历第二次正常分裂,所形成的精子比正常的精子多或少1条染色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形成的2个精子与正常的精子相比一个多1条染色体,另一个少1条染色体;另一个正常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2个正常的精子。正确答案:D 。细胞增殖是高考的热点,而且常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一起综合考查。
【例4】(新课程卷Ⅳ·5题)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b+d      C.a<b+d          D.a<c+d
【解答分析】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主要测试理解能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是:单向逐级递减。本题中a>b+d+c,正确答案:B。生态学是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为高考重要考点,而且往往涉及一些定量问题。
【例5】(北京卷·3题)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解答分析】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主要测试理解能力。本题具有较高的“迷惑性”,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是必然的。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但经过长期的选择作用一定能产生能够以抗虫棉为食的棉铃虫。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目的就是尽量不使棉铃虫向适应抗虫棉这一“惟一”自然选择方向进化,从而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答案:B。生物学科技应用题是高考的热点。
三、2005年高考考向预测
1.  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考查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主要涉及到生命的基础(细胞分裂与细胞工程),新陈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微生物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与激素调节、免疫),遗传变异(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规律的应用、基因结构与基因工程),生态以及实验6个方面。
必须指出,近几年高考着重考查了分子生物学知识(包括中心法则、基因的结构、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知识及其育种。
1.2  关注热点。人体营养与健康、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环境生态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者不愿意回避的问题。
1.3  注重试题的材料新颖性。
2.   研究性学习
无论是在单科测试中,还是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都有一道设计性实验题,开放性生物学实验设计题是“3+X”一贯的风格,目的是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1  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向生物学科知识靠拢——具有较明显的知识、技能载体,便于广大中学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便于中学生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上海卷第42题以酶、种子、基因表达为知识载体,北京卷第31题以性状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为知识载体,浙江卷第31题以细胞呼吸和微生物代谢为知识载体,天津卷第31题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为知识技能载体,等等。
2.2   计算和推理题相对增多,并进一步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如分析表格、读取图象、处理数据、作出假设以及分类讨论等。
3.  复习备考策略
从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在改革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局部的调整,但“3+X”对考生“能力测试”的理念不变;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没有弱化,而是要求更高了,高考不仅考查知识的再现,而且考查考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教与学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刻的理解尤为重要。今年生物出题的内容也提示今后参加高考的考生,一方面要端正并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强调对单元知识点的解析——弄清它的构成要素及含义,以达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始终占据高考的重点内容,所以学生应学会主动学习和积极思维,善于归纳总结,抓住知识规律。惟此,才能提高自己对“3+X”生物学高考试题的“应激性”与“适应性”。
顺便指出,虽然新课程试卷Ⅱ(湖北卷)基础性较强,淡化了热点问题,难度比去年有较大降低,缺少一定的区分度,但应注意到新课程试卷Ⅱ是绝大部分省市首次选用,要兼顾一些教育相对较不发达的省(区),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明年的试题仍然如此“容易”,这从新课程试卷Ⅰ及北京卷、天津卷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